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1:20:18   浏览:90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5〕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建立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省长、主席、市长为第一责任人。
  三、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根据《纲要》确定的相关指标和生态退耕、自然灾害等实际情况,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提出考核指标建议,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下达,作为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四、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从2006年起,每五年为一个规划期,在每个规划期的期中和期末,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考核一次。考核的标准是:
  (一)省级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国务院下达的耕地保有量考核指标。
  (二)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国务院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考核指标。
  (三)省级行政区域内各类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后,补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不得低于已占用的面积与质量。
同时符合上述三项要求的,考核认定为合格;否则,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五、考核采取自查、抽查与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每年组织自查,并向国务院报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履行情况。
  (二)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统计局等部门,每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抽查,作出预警分析,并向国务院报告。
  (三)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年,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统计局等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报国务院。
  六、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提供的各地区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基本农田面积以及分等定级的数据,将作为考核参照依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要按照国家统一的规范,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监测,在考核年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提交耕地、基本农田的面积和等级情况的监测调查资料,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国土资源部采用抽样和卫星遥感监测等方法和手段,建立抽样调查制度和监测网络,会同农业部对耕地、基本农田面积和等级情况进行核查。
  七、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且成效突出的给予表扬,并在安排中央支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时予以倾斜;对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责令整改,限期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整改期间暂停该省(区、市)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
  八、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省级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地区,由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对其审批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程序依纪依法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九、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的通知


国科发农社字[2001]2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各有关部门科技司:

为更好地开展"十五"期间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我们组织编写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并已经科技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

二00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今后若干年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与重点任务,以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要点,以指导"十五"期间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一、形势与需求
1.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已由供给导向和资源约束为主,转为需求导向和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为主。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来实现。而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医药卫生、生态、环保、资源利用、商业流通、城乡住宅等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第三产业将因其能以较小的投入开辟出较大的市场,而将获得较快的发展。积极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移成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党中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选择新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使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充分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我国人口负担重,人均拥有资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必须把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技术创新、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过渡。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有显著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必须适应这些变化,解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消费需求。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政府已由过去直接管理经济与投资经济,转为宏观调控市场,通过市场引导经济,同时,政府必须积极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这就迫切要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大幅度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及时做好新的运行机制设计,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的发展。
5.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要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必须为提高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面对加入WTO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我们只有面向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才能抓住机遇,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因此,必须尽快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体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有效地解决保障经济安全、国土安全、战略资源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社会安全和城市与工业安全等方面的科技问题。
6."九五"期间,我国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十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纲要》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了地方科技工作的开展,对建立我国良好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十五"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此外,通过"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解决了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重大疾病防治研究、污水处理及水工业关键技术、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1035"工程和"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环保科技工业园、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发展领域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和"科技兴海"、"山江湖治理"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探索和积累了不同类型地区依靠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经验。
二、原则与目标
1.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事业及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坚持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服务;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3)坚持"四个结合"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关键技术突破与共性技术研究相结合,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
2.2001-2005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目标
(1)加强社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一批影响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
(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环保、医药、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等社会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示范,通过示范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
(5)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自身能力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水平。
三、"十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2001-2005年间社会发展科技的重点工作围绕人口控制与健康、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整治、生产安全与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城镇建设与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文化事业等领域展开。
1. 以中医药现代化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我国中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入关在即,中国医药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和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科技产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针对我国中药新药产品研究和产业化水平不高,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中药基础研究工作薄弱,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中医药研究的能力建设;解决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全面提高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开发一批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中药;研究与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发挥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以创新药物开发为重点,带动和促进医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和学科快速高效的增长
医药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安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新病原体的发现、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等因素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日趋复杂,社会和人民对新型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我国的医药健康产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以上两方面对我国的医药健康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国抓住机遇,加快研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以创新药物开发为突破口,促进医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和学科的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以创新药物为重点,满足社会医疗和市场需求,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主要任务为: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产品开发为重点,以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能力建设为支撑,建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体系,提高创新药物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实现医药研究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移,力争使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在国际新药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研制一批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优选非专利重大品种的中试放大与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制剂新技术、制剂新辅料及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系统、应答式给药系统和粘膜给药制剂等药物新制剂及新剂型;研究针对新靶点的、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微量、快速、准确的新型药物筛选模型并实现高通量筛选,建立现代化新药筛选体系;优化及完善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究规范化建设和有关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包括新药临床前药(毒)代动力学研究、临床前规范化药效学研究、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GLP)、新药临床试验研究(GCP);培育新兴的、机制先进的医药企业和产业基地。
3.以研制临床常用诊治设备为重点,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化水平
针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晚,技术水平、产业规模相对落后,以及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等问题,发展我国的医疗器械工业,提高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诊治疾病的需要,加速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十五"期间,以提高医疗器械技术水平,增加国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开展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物理治疗技术、人体信息检测处理技术研究,研制一批医学影像设备和治疗设备,以及常规医疗设备的关键部件、消耗性器材等。
4.以防治重大疾病为重点,提高我国疾病防治水平
目前一些重大疾病仍然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提高我国的疾病防治水平,仍是医药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十五"期间,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以重大疾病和多发病为研究重点,以实用、易推广的防治技术为突破口,减少重大、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开展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主要老年疾病防治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控制预防技术研究。
5.以节育优育技术为研究重点,提高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技术水平
针对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工作继续保持较低生育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的艰巨任务,以及节育与优生优育技术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等问题,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为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提供技术保障。
"十五"期间以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适合广大育龄人群的节育技术为突破口,加强新型避孕节育方法的研究,提高节育新技术的应用率和效果,研究开发高水平、系列化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研究出生缺陷的产前筛选、诊断技术以及提高儿童生活质量的优育技术等。
6.以水问题研究为重点,提高水安全保障程度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针对水资源短缺、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节流开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重点开展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控模式以及重大引水工程的战略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供给技术、节水技术、空中水资源人工调控技术、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等。
7.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重点,提高油气安全保障程度
针对我国石油工业正面临新增油气储量不足、储采比下降、稳产难度大、供需矛盾、缺少战略储备等问题,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为发现大型油气勘探基地,提高现有油田的采收率和油气安全保障程度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开展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开发高精度综合评价和复杂油田评价技术、隐蔽油气藏综合识别技术、非均质复杂油气藏的测井技术、优质高效钻井技术、大型油田稳产技术、稠油油藏和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天然气开发技术和煤层气开发技术。
8.以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为重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针对我国战略矿产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寻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重点开展固体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分析研究: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评价技术;深部和复杂矿采矿技术与装备;低品位与难选冶矿利用技术与装备;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和我国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污染、低能耗冶炼技术;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非金属矿的高效利用技术;煤的高效生产和选煤技术与装备;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技术。
9.以发展海洋高技术为重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能力
针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为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十五"期间,实施"科技兴海"战略,重点开展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养殖技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海洋滩涂开发技术、海洋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建立一批"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
10.以"控源治污"技术为重点,改善环境质量
针对目前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强化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开发应用,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重点开展环境技术政策和标准研究;大力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开发化工、轻工、冶金、农业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以及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加强燃煤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脱硫脱氮除尘高新技术,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大宗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工程化和成套化能力,推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环保治理科技示范工程。
11.以脆弱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为重点,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针对我国目前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日趋严重生态退化问题,结合《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则》,加强脆弱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经济可行的综合技术。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的评估研究;开发水土保持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脆弱生态地区的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建立不同类型脆弱生态区域、流域整治的技术示范,引导培育生态整治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部署,重点开展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整治技术示范。
12.以灾害预报技术研究为重点,提高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针对地震、地质、气象、海洋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和救助能力,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重点开展灾害监测新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发展新一代预报技术,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研究开发成套的救灾技术与装备,提高我国对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的技术水平;研究建立综合性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初步建立自然灾害快速评估和应急管理技术系统;加强综合减灾的科技示范。
13.以全球气候问题研究为重点,为国家环境外交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有关全球环境国际公约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履约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臭氧层保护等方面有关国际公约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影响,开展有关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强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研究提出履约的技术措施和对策,研究制定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与应采取的调整措施和对策。
14.以研究控制重大事故为重点,提高城市与工业企业的安全水平
我国部分城市和工矿企业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频发,群死群伤的情况十分严重,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针对这些情况,"十五"期间,以减少城市和工矿企业群死群伤的事故为目标,解决城市防范与控制火灾等重大事故的规划方法,以及处置突发性事件的预案,开发事故应急技术和重大装备;开发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安全产品并促其产业化,提高我国
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防范和控制各种突发性事故的能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城市与工业安全的严峻局面。
重点任务是:以制定安全规划和应急预案制定为重点,研究城市及基础设施的安全与风险评价和检测方法,建立与国际化标准相一致的城市与工业安全规划及技术标准体系;针对火灾、化学危险品的泄漏、重大中毒、工业事故等人为灾害的特点,研究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展特殊建筑火灾和事故的控制技术、重大危险源检测与监控技术、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技术以及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事故救援技术装备、重大危险源的监测与监控装置、清洁高效阻燃与灭火材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工程产品,并进行综合示范。
15.以增强破获重大案件的科技能力为重点,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技术水平
针对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重大刑事发案率持续攀升,犯罪行为也明显出现了现代化、暴力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的新特点,加强社会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尽快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支持一批急需的重要安全产品的产业化,为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保障,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
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为重点,进行打击计算机犯罪以及毒品、危险品犯罪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保障信息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制定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及数字移动通信的保密检查方法,开发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与设备,建立并完善信息安全保密法规与国家保密检查网络;开发建立刑事与司法DNA数据库所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试剂及DNA芯片等关键技术;同时,针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证件防伪、指纹特征及生物标记提取与应用、人口安全信息管理等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继续研究勘察取证与鉴定高新技术、毒品与危险品稽查检测技术,建立毒物、毒品检测与法医DNA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16.以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为重点,改善我国人居环境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但缺乏充分的技术准备,城市建设水平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的改善严重脱节,城镇体系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不足,能源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大中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不高,综合防灾能力差,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情况,要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和21世纪城市化发展着眼,研究城市规划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开发小城镇建设的综合配套技术;进一步改善我国人居环境的状况。
主要任务是: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研究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小城市的规划与管理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软件;研究高效、低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城市综合环境治理技术,以及基础设施高效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小城镇建设的技术开发与评价系统;研究和开发一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小城镇建设适用技术和产品,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组织实施多元多级示范工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市化的进程。
17.以支持兴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重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围绕创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北京举办成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体能项目落后于其他体育强国的问题,加强科学的训练方法研究,提高我国体育健儿夺取奥运会金牌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开展科学的运动健身系统研究,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水平。
"十五"期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以奥运会金牌为目标,多学科联合进行改善运动员体能的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开展围绕运动员评估与选拔,科学训练,体能快速恢复,运动员营养食品的相关技术研究。以提高全民体质水平为重点,在全民体质监测评价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人群的特点,开展适于不同人群及人在不同阶段的科学锻练系统研究。
18.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重点,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文明,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有重要意义。"十五"期间拟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多学科专家,采用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方法,对中华早期文明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重点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主要任务有: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研究。开展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自仰韶文化后期到公元前221年间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以揭示我国古代文明的诞生与演变过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甲骨文和金文材料、东周文字进行系统整理,建立古代文字数据库;开展青铜器冶铸技术、古代城市、宗教礼仪建筑及礼器的产生与发展、殡葬制度的演变与社会阶层分化过程等的研究。国家特有重点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根据我国重点文物保护的需要,研究纤维质文物、漆木器类文物、青铜器、壁画等保护技术和重点保护文物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应急技术;开发文物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制定新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工程技术规范等文物保护技术标准;建立文物科学鉴定中心。
19.以相应的技术基础性工作为重点,提高我国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
针对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基数大、素质低、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组织开展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分析,开展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国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及资源环境核算、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能力建设水平。
主要任务有:可持续发展数据共享体系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数据的规范与标准,研究地球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建立数据共享管理办法,以形成完整的数据共享支持系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网络(SDN)的建设创造条件。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研究,重点开展有关资源、环境、医药、人居环境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研究,为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创造条件。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针对有关全球环境国际公约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等问题,研究制定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与应采取的调整措施,研究开发这些领域为满足国内外需求所需的新技术,推动有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服务。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工作,建立不同类型的可持续发展试点,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能力评价和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继续搞好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科教兴市(县)"工作,加强县(市)一级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措施和支撑条件
1.加强领导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的需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各地方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并将其纳入地方科技计划以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要落实专门机构和资金,保障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开展。
制定和完善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制定,创造有利于加强社会发展的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示范以及科技产业培育的良好环境。鼓励和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并参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2.增加投入
适应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需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用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发展领域有关研究开发和科技工作体系建设的投入。
鼓励和引导企业从事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发展领域政府的研究与开发任务。鼓励企业设立社会发展科技开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支持社会发展科技事业,奖励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积极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与金融界的全面结合。吸引金融机构参与重大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发展领域成果的产业化。鼓励社会发展科技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筹措社会资金,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搞好科研机构的改革,按照国家对公益性科技机构改革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发展科技机构的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社会发展科技研发基地,同时,切实加强企业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促进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或入股合办企业;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
4.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多种形式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合作与交流网络。除国家国际科技计划支持有关社会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外,积极争取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关国家政府与组织的资金支持,通过项目融资、专项贷款、无偿援助、合作开发、风险投资、补偿贸易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吸引海外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对人口与健康、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文物保护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工作给予支持与合作。
鼓励社会发展科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国有优势的社会发展科技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扩大产品出口。
5.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环境,重视各种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竞争的新型机制,创造公平、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造就一批懂技术、适应市场竞争、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通过重大项目实施带动科技人才培养,使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尽快走上关键科技岗位;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的工作,加速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后备院士的培养;扶持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市场经营意识的科技人员成为新型企业家。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以多种形式鼓励与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其他形式为祖国建设服务。建立素质良好的基层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与服务队伍。适应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建立基层的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与服务队伍,并不断提高其素质,以提高基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先进的社会发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满足各类社区对科技工作的需要。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结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系统和大众宣传媒介,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中心,持续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强能力建设。





关于印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调办监督[2012]255号)



各省(直辖市)南水北调办(建管局),各项目法人:

为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现印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奖惩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11月6日



附件:南水北调关键工序考核办法(试行)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奖惩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进一步明确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职责,加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鼓励关键工序施工作业人员增强质量意识,实现工程质量总体建设目标,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设。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管理单位系指由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直接派出或以代建管理模式对土建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进行管理的单位,以及该单位派到施工现场、具体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机构。
   第四条 关键工序考核实行分级负责、分级考核。施工单位负责对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进行考核,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对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考核,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对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对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组织的关键工序考核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考核。
   第五条 关键工序考核工程类型分为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渠道衬砌工程、土石方填筑工程等三类。所涉关键工序包括:
   (一)建筑物混凝土工程:钢筋制作及安装、模板(含止水)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凿毛、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及灌浆。
   (二)渠道衬砌工程:透水管安装、逆止阀安装、复合土工膜焊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切缝、嵌缝。
   (三)土石方填筑工程:填方渠道(堤)填筑、改性土换填、穿渠(堤)建筑物周边回填。
   第六条 施工单位负责确定关键工序考核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审核确定,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负责检查。
   第七条 施工、监理单位依据本办法对关键工序的考核与规程规范确定的工序验收同步进行。在完成工序验收后,监理单位填写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并执行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八条 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独立进行对关键工序的考核,施工、监理单位要提供关键工序考核的有关工作记录和资料。
第二章 职 责
   第九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以抽查方式检查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对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组织的关键工序考核进行随机抽查,对施工、监理、建设管理、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等单位相关人员实施奖惩。抽查方式包括质量巡查、飞检、专项稽察和举报调查等。
   第十条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以抽查方式负责检查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统计汇总考核情况,对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按月实施奖惩,对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按季度实施奖惩,筹集关键工序考核奖励资金,收缴和管理关键工序考核罚款。
   第十一条 建设管理单位以抽查方式负责检查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关键工序考核情况,对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按月实施奖惩,定期向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报告关键工序考核情况。
   第十二条 监理单位负责对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考核,检查施工单位关键工序考核情况,责成施工单位按照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定期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关键工序考核情况。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负责对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考核,并按照监理单位关键工序考核结果对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实施奖惩。
   第十四条 在进行关键工序考核前,施工单位要按照表1和附件1自查重要施工程序,监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按照表1和附件1进行检查。
表1: 重要施工程序检查内容表
重要施工程序 检查内容
施工技术准备 图纸审查、设计交底、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培训等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 对施工单位进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取样、送样和检测进行验收,并对其中的检测全过程见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平行检测和跟踪检测
关键参数的确定 土料含水率、改性土拌制及填筑、高填方碾压参数、压实度、反滤料压实、钢筋焊接、土工膜焊接等关键参数的确定和检验
实验室及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配备,以及资质和资格,审核批准混凝土配合比,拌和楼工作期间定期、不定期抽查检查等

第三章 考核对象和考核标准
   第十五条 关键工序被考核单位包括施工、监理、建设管理、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各单位具体考核对象见表2。
表2: 关键工序考核对象表
被考核单位 考核对象
施工单位 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有关的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
监理单位 关键工序现场监理工程师,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管理单位 参加关键工序考核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建设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建设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参加关键工序考核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主要负责人

   其中关键工序施工作业人员详见表3。
表3:关键工序施工作业人员表
工程分类 关键工序施工作业人员
建筑物混凝土工程 钢筋制安工、模板(含止水)安装工、浇筑振捣工、施工缝凿毛工、混凝土养护工、预应力张拉工及灌浆工
渠道衬砌工程 透水管安装工、逆止阀安装工、土工膜焊接工、混凝土浇筑及收面工、混凝土养护工、切缝工、嵌缝工
土石方填筑工程 铺料工、碾压工、层间结合面处理工、泥浆涂刷工

   第十六条 关键工序考核指标分为检查指标和检测指标。关键工序考核标准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详见表4。
表4: 关键工序考核标准表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好 中 差
建筑物混凝土工程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检查指标有不符合质量标准项或存在检测指标合格率<70%。
渠道衬砌工程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5%。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5%。 检查指标有不符合质量标准项或存在检测指标合格率<75%。
土石方填筑工程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其中压实度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且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其中压实度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指标有不符合质量标准项或存在检测指标合格率<70%,或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 考核及奖惩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按照第十六条和附件2对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进行考核,参照附件3和表5对相关人员实施奖惩。
表5: 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考核奖惩标准表
考核对象 奖惩标准
考核等级为“好” 考核等级为“中” 考核等级为“差”
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 责成施工单位实施奖励 不奖不罚 责成施工单位实施处罚
初检、复检、终检人员 责成施工单位按相应施工作业班组考核奖励额度的10%实施奖励 不奖不罚 责成施工单位按相应工序考核处罚额度的8%实施处罚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负责每月对不少于80%的关键工序进行考核,每次参加考核人员应不少于2人。

   监理单位按照如下要求开展考核工作。
   (一)监理单位需派出专职人员,通过旁站、巡视等方式对关键工序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具体要求见表6。
表6: 关键工序施工过程控制检查要求表
考核工程 关键工序 检查要求 备注
建筑物混凝土工程 钢筋制安施工 巡视
模板(含止水)安装施工 巡视 其中:止水安装旁站
浇筑振捣施工 旁站
施工缝凿毛 成果验收
混凝土养护 巡视
预应力张拉及灌浆 旁站
渠道衬砌工程 透水管安装施工 旁站 该项目如实施四方联合验收,可不旁站
逆止阀安装施工 旁站 该项目如实施四方联合验收,可不旁站
土工膜焊接施工 旁站 该项目如实施四方联合验收,可不旁站
混凝土浇筑及收面 旁站
混凝土养护 巡视
切缝 成果验收
嵌缝 巡视
土石方填筑工程 填方渠道(堤)填筑 成果验收 其中:高填方、缺口回填的铺料施工、碾压、层间面结合处理需要旁站。
改性土换填 成果验收 其中:铺料施工、碾压、层间面结合处理需要旁站。
穿渠(堤)建筑物周边回填 成果验收 其中:穿渠建筑物周边回填、主干渠建筑物进出口翼墙回填、桥梁墩柱周边回填的铺料施工、碾压、层间面结合处理、泥浆涂刷施工需要旁站;泵站、船闸、建筑物周边回填的泥浆涂刷施工需要旁站。

   (二)施工单位完成关键工序“三检制”验收并考核后,提请监理单位按照第十六条和附件2进行考核,按照附件3和表5确定奖惩标准。在规定的时限内整改后考核等级仍为“差”的,责成施工单位继续实施处罚,直至考核达标。
   (三)监理单位须填写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和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4和附件5-1),交由施工单位按照本办法实施奖惩。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须经施工单位的现场质检人员签字。奖罚通知书一式四份,由监理单位分送施工作业班组、施工单位、建设管理单位。
   (四)监理单位每月检查施工单位实施关键工序考核奖惩情况。施工单位未按监理单位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的,监理单位将具体事项及未执行奖罚款额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按未执行奖罚总金额的120%从施工单位下月工程结算款中扣留,将其中的原奖励金额交由施工单位用于上月关键工序考核相关人员的奖励,监理单位对其进行监督。
   (五)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的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建设管理单位申诉,建设管理单位最终裁定监理单位的考核结果。
   (六)监理单位对关键工序的考核与施工单位的考核不重复实施奖励,具体措施由施工单位确定。
   第十九条 建设管理单位负责每月对不少于30%的关键工序进行考核。
   (一)对施工单位的考核
   1.建设管理单位按照第十六条、附件2和表5对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填写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和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4和附件5-1),奖罚通知书一式四份,分送施工作业班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2.建设管理单位按月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2和附件5-3),实施奖惩。具体奖惩标准见表7。
表7: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及项目经理考核奖惩标准表
考核对象 奖惩标准
质量管理负责人 当月90%(含)以上关键工序考核等级为“好”时,给予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奖励共计2400元; 当月考核等级为“好”的关键工序所占比例≥80%、<90%时,不奖不罚; 当月考核等级为“好”的关键工序所占比例<80%时,给予质量管理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罚款共计2000元。
项目经理
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的奖金、罚款分配由施工单位确定。

   3.对施工单位的考核奖励资金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筹措,罚款由建设管理单位从施工单位下月工程结算款中扣留。
   (二)对监理单位的考核
   1.建设管理单位每月依据对施工作业班组的考核结果连带考核监理单位,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4和附件5-5),并对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实施奖惩。具体奖惩标准见表8。
表8: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考核奖惩标准表
考核对象 奖励 不奖不罚 处罚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
现场监理工程师 ≥98%,给予现场监理工程师奖励600元 <98%,≥80% <80%,给予现场监理工程师罚款500元
质量管理负责人 ≥98%,给予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奖励共计1200元 <98%,≥80% <80%,给予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罚款共计1000元
总监理工程师
  注: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的奖金、罚款分配由监理单位确定。

   2.监理单位未按照第十八条(一)款要求实施旁站监理、未完成重要施工程序检查的,不给予奖励。建设管理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对监理单位和当事监理工程师实施责任追究。
   3.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奖励资金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筹措,罚款由建设管理单位从监理单位下月结算款中扣留。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每月负责对不低于10%的关键工序进行考核。全年应对施工、监理标段全部实施考核。
   (一)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按照第十六条、附件2和表5按月组织对关键工序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进行考核,填写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和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4和附件5-1),按照表7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2和附件5-3),交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奖惩;施工单位连续三个月90%(含)以上的关键工序考核等级为“好”时,给予施工单位10万元奖励。
   (二)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每月按照表8对监理单位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4和附件5-5)并实施奖惩;监理单位连续三个月98%(含)以上的关键工序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时,给予监理单位5万元奖励。
   (三)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按季度对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6)并实施奖惩。具体奖惩标准见表9。
表9: 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考核奖惩标准表
类别 考核情况 处罚及奖励方式
奖励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98% 奖励参加考核人员和质量管理负责人600元/人·季
处罚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80%且≤90% 批评质量管理负责人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70%且≤80% 对参加考核人员和质量管理负责人罚款150元/人·季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60%且≤70% 对参加考核人员和质量管理负责人罚款300元/人·季
考核等级为“好”和“中”所占的比例≤60% 对参加考核人员和质量管理负责人罚款500元/人·季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以抽查方式对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考核。按照第十六条、附件2和表5对施工作业班组和初检、复检、终检人员进行考核,填写关键工序考核记录表和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4和附件5-1);按照表7按月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2和附件5-3);按照表8按月对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质量管理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4和附件5-5),按照表9按季度对建设管理单位参加考核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6),责成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实施奖惩。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每季度统计汇总考核结果,对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进行考核,填写奖罚通知书(详见附件5-7),实施奖惩。具体奖惩标准见表10。
表10: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奖惩标准表
奖惩措施 考核标准
表扬 完成季度考核工作量,抽查项目季度“好”和“中”所占的比例≥90%
不奖不罚 完成季度考核工作量,抽查项目季度“好”和“中”所占的比例≥70%且<90%
批评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建议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 完成季度考核工作量,抽查项目季度“好”和“中”所占的比例≥70%且<80%
同上,建议给予相关质量管理负责人通报批评 未完成季度考核工作量,抽查项目季度“好”和“中”所占的比例<70%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抽查关键工序的考核指标,按照附件2带有标识的指标执行,并对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做出评价。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在检查、抽查关键工序考核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的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有权撤消考核结果,追回奖励资金,并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章 奖励资金来源及奖罚兑现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实施关键工序考核的奖励资金由施工单位自行筹集。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考核确定的奖罚由监理单位通知施工单位实施,奖励资金由施工单位负责筹集。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实施关键工序考核的奖励资金从工程投资节余中支出。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可综合平衡关键工序考核奖励资金和罚款的支出和收缴情况,罚款可用于奖励。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考核确定的奖罚由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实施。
   第二十七条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遵循以下原则制定关键工序考核奖惩工作方案:
   (一)发出奖励通知单后,应于当月及时兑现奖金;关键工序质量考核等级确定为“差”的,应在5日内通知施工单位和关键工序作业班组,罚款由建设管理单位从当月工程结算款中扣留。
   (二)奖金要兑现到被奖励的有关单位具体人员。
   (三)奖罚资金管理要符合财务管理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关键工序奖罚资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目录
附件1:重要施工程序检查记录表
  附件1-1:施工技术准备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2: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关键参数的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1:水泥改性土拌制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2:土方填筑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3:反滤料压实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4:钢筋连接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3-5:土工膜焊接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4:工地试验室及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4-1:工地试验室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1-4-2: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考核记录表
附件2: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工序考核标准表
附件3: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工序考核奖罚标准表
附件4: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建筑物混凝土工程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1:建筑物混凝土工程钢筋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2: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模板(含止水)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3: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4: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施工缝凿毛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5: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养护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6:建筑物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张拉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1-7:建筑物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渠道衬砌工程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1:渠道衬砌工程透水管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2:渠道衬砌工程逆止阀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3:渠道衬砌工程土工膜连接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4:渠道衬砌工程混凝土浇筑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5:渠道衬砌工程混凝土养护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6:渠道衬砌工程切缝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2-7:渠道衬砌工程嵌缝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3:土石方填筑工程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3-1:填方渠道渠堤填筑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3-2:改性土换填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4-3-3:建筑物周边回填工序施工质量考核记录表
附件5: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奖罚通知书
附件5-1: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工人施工质量考核工序考核结果及奖罚通知书
附件5-2: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负责人奖励通知书
附件5-3: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负责人罚款通知书
附件5-4: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现场监理工程师、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奖励通知书
附件5-5: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现场监理工程师、质量管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罚款通知书
附件5-6: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奖罚通知书
附件5-7: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项目法人单位(含省级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奖罚通知书

   
附件1-1:
施工技术准备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内容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图纸审核 图纸审核及时 监理单位
2 形成审核意见,并加盖监理部印签 监理单位
3 图纸中“错、缺、碰、漏”等问题已处理 监理单位
4 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相同部位尺寸无差错 监理单位
5 组织落实图纸审核意见 监理单位
6 设计交底 组织设计交底,形成交底会议纪要 监理单位
7   会议纪要内容完整,问题解答明确,满足施工要求(应包括:建筑物功能、设计意图、施工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专项工程施工要点、注意事项、主要施工参数、质量标准、不同专业衔接施工注意事项、对于设计交底会议提出的疑问答疑等) 监理单位
8 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培训   关键工序作业人员技术培训组织及时,培训大纲计划明确、内容详实(应包括: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措施、操作工艺要点、质量评定要求等),有考核记录 施工单位
9 参加和组织培训人员有记录并签字 施工单位
10 三级交底记录完整 施工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
(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2: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被考核原材料及中间产品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内容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原材料 出厂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齐全 施工单位
2 存放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
3 进场检验、报验满足频次要求 施工单位
4 主要检查项目及一般检查项目按要求定期检验 施工单位
5 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监理单位
6 平行及跟踪检测频次满足要求 监理单位
7 中间产品
存放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
8 按照规定频次进行检测 施工单位
9 主要检查项目及一般检查项目按要求定期检验 施工单位
10 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监理单位
11 平行及跟踪检测频次满足要求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
(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
(签字)
注:1.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复合土工膜、土工织物、钢筋、钢绞线或精轧螺纹钢、锚具及锚垫板、保温板、闭孔泡沫板、波纹管、密封胶、透水管、逆止阀或集水箱;中间产品包括: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试件(抗压、抗冻、抗渗)、砂浆拌和物、混凝土预制构件、止水及金属预埋件、水泥改性土。
2.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3-1:
改性土拌制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标准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试验方案 根据不同料源、开采方式及采用的生产设备分别编制土料破碎、水泥掺量和拌制方案 施工单位
2 土料 根据土料场复勘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料参数 施工单位
3 碎土 针对不同土料、不同含水率进行碎土工艺试验 施工单位
4 确定碎土含水率及允许变化范围 施工单位
5 采用筛分法检测碎土成品料土块粒径级配为: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10cm~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cm~5mm粒径含量不大于50%(不计姜石含量) 施工单位
6 改性土水泥掺量 根据天然土料膨胀特性由设计单位或室内试验确定 施工单位
7 拌制方法 采用性能稳定的中心站集中厂拌生产 施工单位
8 EDTA滴定试验 选用现场有代表性的被改性土做室内EDTA滴定试验,测绘水泥含量标准曲线 施工单位
9 试验成果 确定改性土破碎、拌制工艺,合适的含水量范围 施工单位
10 试验选定拌和机械运行控制参数,确定水泥掺量、土料含水率与改性土含水率之间关系 施工单位
11 方案及成果 审批改性土土料破碎、水泥掺量、拌制试验方案 监理单位
12 对拌制试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审批试验成果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
(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3-2:
土方填筑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标准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碾压方案 针对不同代表性土料,不同施工部位,按照规范或合同要求编制碾压试验方案,依据试验方案进行碾压试验,并编制试验成果报告 施工单位
2 压实机具及部位 不同类压实机具、不同施工部位分别进行碾压试验 施工单位
3 碾压试验场地面积及布置 碾压试验的场地面积应不小于20m×30m,以长边为轴线方向,划分为10m×15m的4个试验小块 施工单位
4 取样 每个试验小块,每次的取样数不应小于12个点,每点应取2个环刀,每个环刀应在层厚的下1/3处 施工单位
5 试验抽样合格率 应比大规模施工时按照规范规定的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 施工单位
6 碾压试验成果 应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黏性土应绘制不同铺土厚度时干密度与压实遍数的关系曲线;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施工单位
7 砾质土(包括掺合土),除按黏性土绘制相关曲线外,尚应绘制砾石(>5mm)含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施工单位
8 水泥改性土碾压质量凸块振动碾最少碾压遍数不少于6遍;填筑体干密度γR应满足γR≥β×γm;γm=max(γs,1.02γ6)β为设计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的改性土压实度;γs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γ6最优含水率下20t凸块振动碾振动碾压6遍对应的干密度 施工单位
9 试验选定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率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施工单位
10 方案及成果 审批碾压试验方案 监理单位
11 对碾压试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审批试验成果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3-3:
反滤料压实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标准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碾压方案 针对不同材料,不同施工部位,按照规范或合同要求编制碾压试验方案,依据试验方案进行碾压试验,并编制试验成果报告 施工单位
2 压实机具及部位 不同类压实机具、不同施工部位分别进行碾压试验 施工单位
3 试验区面积 砂及砂砾石每个试验组合不小于4m×8m 施工单位
4 取样及检测 砂和砂砾料每一组合取样6~8个;应测定每一试验组合压实后的干密度、含水率及颗粒级配 施工单位
5 碾压试验成果 绘制不同铺料厚度时的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绘制沉降量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 施工单位
6 确定铺料厚度、加水量适宜范围、压实机具、行车速度、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施工单位
7 方案及成果 审批碾压试验方案 监理单位
8 对碾压试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审批试验成果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3-4:
钢筋连接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标准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钢筋焊接 操作人员应持有焊工资格证 施工单位
2 焊接设备满足焊接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
3 选择正确型号的焊条和电流 施工单位
4 不同型号的钢筋均应按照实际焊接条件试焊冷拉、冷弯试件,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
5 对焊接工艺试验确定的设备及参数进行报批 施工单位
6 钢筋机械连接 有厂家提交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施工单位
7 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施工单位
8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满足要求 施工单位
9 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施工单位
10 对接头工艺检验进行见证,对试验结果进行审批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3-5:
土工膜焊接关键参数确定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标准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方案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施工环境编制土工膜焊接工艺试验方案并报批 施工单位
2 人员 土工膜焊接操作人员均经过培训 施工单位
3 设备 焊接设备满足焊接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
4 焊接参数 按照天气等实际焊接条件确定焊机的温度、速度、档位等工作参数 施工单位
5 焊缝检测参数 采用充气试验,气压0.15~0.2MPa,保持1~5min,压力无明显下降 施工单位
6 试验成果 对焊接工艺试验确定的设备、方法及参数进行报批 施工单位
7 对焊接试验全过程进行跟踪,对焊接工艺试验成果进行审批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4-1:
工地试验室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工地试验室名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内容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实验室资质 母体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甲级检测资质,工地试验室应由母体实验室授权 施工单位
2 检测人员配备及资格 满足工程需要和合同约定(每个检测项目至少应有2人承担) 施工单位
3 检测人员具有相应专业检测资格 施工单位
4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施工单位
5 检测设备 仪器设备均经县级以上计量部门检定/校准 施工单位
6 仪器设备已建立检定计划、并按期进行检定 施工单位
7 检测项目 工地试验室的检测项目应满足母体实验室授权要求 施工单位
8 环境设施 水泥试验室温度满足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标准养护室温度满足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施工单位
9 试验检测过程 各种试验检测工作均由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施工单位
10 各种试验检测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施工单位
11 试验成果报告 检测报告签字完整或采用有效个人印章、有效的电子签名,严禁他人代签;检测报告盖章(CMA印章、单位章) 施工单位
12 工地试验室检查验收 对上述事项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
(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4-2:
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考核记录表
考核单位类型:□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法人(含有关省级建设管理单位)
被考核标段名称
配合比使用部位
配合比设计指标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考核指标 检查要求 责任单位 检查记录
1 混凝土配合比 组织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论证 监理单位
2 混凝土配料单骨料含水率调整及超逊径计算正确 施工单位
3 审签混凝土配料单 监理单位
4 严格按审签的配料单配料,现场水胶比控制满足±(0.02~0.03)要求 施工单位
5 称量允许偏差满足:水泥、拌合料、水、冰、外加剂溶液±1%;骨料±2% 施工单位
6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 坍落度4~10cm时,允许偏差±2cm;坍落度>10cm时,允许偏差±3cm 施工单位
7 每4h检测1次 施工单位
8 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 含气量允许的偏差满足±1.0% 施工单位
9 每4h检测1次 施工单位
10 过程控制 对上述事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有详实记录 监理单位
考核结果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代表(签字)
考核单位 考核人员
(签字)
注:检查记录中填写“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事项对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相应条款逐级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2:
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考核工序考核标准表
项目/工序(环节) 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的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工序考核结果评判标准
质量标准 检验要求 好 中 差
一 建筑物混凝土工程        
(一) 钢筋安装 检查指标 钢筋数量、规格、安装位置* 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100%合格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0%。
脱焊点和漏焊点 无脱(漏)焊点 全数检查,100%合格
接头分布* 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构件受拉区接头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超过25%(绑扎接头)或50%(焊接或套筒连接)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100%合格;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直螺纹丝头保护 丝头无破损现象 全数检查,100%合格
直螺纹丝头加工* 钢筋端部断面平整,且与轴线垂直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100%合格;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测指标 受力钢筋间距偏差* ±0.1倍设计间距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钢筋保护层偏差* ±1/4倍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钢筋长度方向偏差 ±1/2倍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绑扎 缺扣、松扣数量≤20%,且不集中;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电弧焊* 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差不大于0.5d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焊缝 焊缝饱满,长度允许偏差-0.5d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咬边深度 0.05d且不大于1mm
表面气孔夹渣 在2d长度上不多于2个;直径不大于3mm
对焊* 接头处钢筋中心线的位移 允许偏差0.1d,且不大于2mm 每仓连续检查不少于10点
直螺纹套筒连接* 丝头加工 有效螺纹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随机抽查≥10%,且不少于10点
接头 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超2扣
接头拧紧力矩值满足规范要求
(二) 模板(含止水)安装 检查指标 止水连接* 橡胶止水带接头连接牢固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0%。
金属止水片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且需双面焊接 全数检查
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止水防护* 有效防护,无污染、无受损,未失效 全数检查
模板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支撑牢固、稳定 全数检查
检测指标 相邻模板高差 外露表面 ≤2mm 每仓不少于24个点
隐蔽内面 ≤5mm
止水中心线偏移* <5mm 全数检查,且每边不少于3点
(三) 混凝土浇筑 检查指标 砂浆铺筑 厚度均匀且不大于3cm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0%。
入仓混凝土料 无不合格料入仓 全数检查
平仓分层 厚度不大于50cm,铺设均匀、分层清楚、无骨料集中 全数检查
混凝土振捣 振捣有序,无架空和漏振 全数检查
露筋* 无 全数检查
蜂窝、空洞* 轻微、少量、不连续,单个面积不超过0.1m2,深度不超过骨料最大粒径,累计面积<5%。 全数检查
麻面、气泡* 少量,累计面积<5% 全数检查
深层及贯穿裂缝* 无 全数检查
冷缝* 无 全数检查
检测指标 过流面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8mm/2m 每仓不少于24点
(四) 施工缝凿毛 检查指标 施工缝凿毛* 无乳皮、无松动混凝土块,微露粗砂,清理干净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
(五) 混凝土养护 检查指标 养护时间、措施* 养护时间不少于28d;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涂刷及时、均匀覆盖混凝土表面;采用水养护时,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养护或保温措施满足要求,无表面龟裂。 养护或保温措施基本满足要求,有少量表面龟裂。 养护或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
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 在28d养护期内,保温措施有效,覆盖或遮蔽良好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六) 预应力张拉 检查指标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经过上岗专业技术培训,并有培训合格证明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0%。

张拉机具安装* 安装前,外露预应力筋(钢绞线)必须除锈;承压面洁净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安装后夹片间隙应相等,夹片后座应在同一平面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预紧级张拉应对称循环张拉、不少于2个循环,直至各根预应力筋相邻两次预紧伸长值不超过3mm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锚具安装后不能及时张拉时,应对外露钢绞线和锚具进行保护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张拉* 张拉程序和张拉控制力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每级张拉吨位与理论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加载速率每分钟不超过0.1σcon;超张拉和锁定吨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张拉记录* 及时、详细、准确、如实地记录,记录表填写规范、签字完整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测指标 伸长值允许偏差* 实测伸长值应小于理论计算伸长值的±6% 施工和监理单位每构件不少于10束,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七) 预应力孔道灌浆 检查指标 孔道清洗* 管道内无积水和杂物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0%。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0%。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0%。
灌浆* 浆材、浆比、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灌浆压力0.5~0.6Mpa、回浆比重不小于进浆比重;管道内灌浆压力保持-0.08~-0.1Mpa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测指标 灌浆量 灌浆量大于理论值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二 渠道衬砌工程          
(一) 透水管安装 检查指标 透水管铺设* 管线顺直、无明显起伏;铺设于砂砾层中央;接头对接整齐、牢固、不错缝;外包土工布平整均匀、松紧适度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5%。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5%。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5%。
检测指标 透水管周围砂垫层厚度偏差* [-20mm,20mm] 每单元不少于10点
(二) 逆止阀安装 检查指标 间距、位置* 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
与透水管连接* 连接牢固,无松动歪斜 全数检查
拍门方向* 拍门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与衬砌面板相对位置* 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凹陷或突出 全数检查
(三) 土工膜连接 检查指标 铺设、搭接方向 * 渠坡垂直水流方向铺设,渠底顺水流方向铺设;渠坡、渠底横缝均上游幅压下游幅搭接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5%。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75%。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5%。
焊缝检测 * 充气试验气压0.15MPa~0.2MPa,稳压时间1 min~5min,压力无明显下降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黏结质量 * 黏结均匀,无漏接点;黏结膜的拉伸强度要求不低于母材的80%,且断裂不得在接缝处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测指标 搭接宽度 * 搭接宽度≥100mm 全数检查
(四) 混凝土浇筑 检查指标 入仓混凝土 无不合格料入仓 全数检查 检查指标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逐项合格率≥95%。 检查指标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指标的逐项合格率≥75%。 有检查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检测指标存在合格率<75%。
混凝土振捣 留振时间合理,无漏振、过振,表面出浆 全数检查
收面压光质量 * 表面无气泡、平整、光滑、无抹痕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检测指标 平整度* ≤8mm/2m 每单元不少于5个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5点
(五) 混凝土养护 检查指标 养护措施* 采用洒水养护,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养护或保温措施满足要求,无裂缝 养护或保温措施基本满足要求,有少量表面龟裂和裂缝。
养护或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有较多表面龟裂或裂缝。

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在28d养护期内,保温措施有效,覆盖或遮蔽良好 施工和监理单位全数检查,项目法人和建管单位抽查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